标格达在线商城

涂料实验室仪器专业供应商

首页>技术资料/标准库>技术资料>湿热试验的原理方法、常见问题 与解决方案?(三)

技术资料

湿热试验的原理方法、常见问题 与解决方案?(三)

发表时间:2023-11-27

三、潮湿对不同类型的样品产生的劣化效应

样品受潮的形式一般有二种:一种是表面受潮,它通常是由凝露和表面吸附引起的;另一种是体积受潮,它是由水蒸气扩散和吸收现象引起的。有时吸附在样品表面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加快体积受潮的速度。对有空腔的封闭类型的样品,其内部虽然不直接接触高湿条件,但由于试验温度的变化造成的呼吸作用,会使外部的潮气通过间隙或裂缝进入内部,造成内部受潮。同时,扩散和吸收现象也可以使潮气通过缝隙进入封闭壳内。此外,对于某些有机材料的外壳,当扩散现象所引起的吸潮达到稳定以后,潮气便可以穿过外壳渗透进入壳内。表面和体积受潮造成样品的劣化效应,指机械性能(尺寸和强度)和非机械性能(电性能和其他性能);两种变化。

四、湿热试验条件与实际潮湿环境间的关系

湿热试验的温湿度条件一般是模拟实际环境中较为罕见的条件,且其作用持续时间也比实际环境中要长得多。所以从模拟性来说,它较自然条件严酷,对样品是有加速作用的。根据上面讨论的几种物理现象所引起的受潮机理可以看出,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样品,试验结果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一个普遍通用的人工湿热试验方法要求取统一的加速系数是困难的。只有对某一特定或单一性质的样品,经过分析和试验比较后,才能确定一个较为合适的加速系数。湿热环境的分级与试验严酷等级的对应关系,是多年来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人工湿热试验方法的严酷等级是由试验条件和试验周期数组成的。试验条件一般对应于样品实际使用环境条件,而试验周期数的选择比较复杂。通常,试验周期数是根据样品的特征及湿热对其主要机理影响综合分析以后确定的。一般要与自然或现场运行试验的结果对比,找出相互之间的关系后,才能选择合适的周期数。但是,到目前为止,即使在国际上也尚未得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数学模式,来表达人工湿热试验与自然条件间的关系。所以,虽然在试验方法标准中推荐了优先选用的周期数,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湿热试验周期的多少是产品长期贮存周期最可靠的依据。现有认识表明,特别是在库存中,影响腐蚀的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素是库房中的相对湿度。在相对湿度低时,随温度的增加,腐蚀速度增加并不快。它们遵循着这样一个经验关系式:

image.png

式中:A——锈蚀度

H——相对湿度(%)

t ——大气温度(℃)

k ——与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关的常数 

按这个关系式,可得到不同金属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锈蚀度。按这个关系式,大气中相对湿度(H)为65%时,锈蚀度A=0,也就是说金属材料在这种条件下不会锈蚀。但相对湿度大于65%时,金属就会锈蚀,并随湿度、温度的增加,锈蚀度急剧增加。

 无论是长期贮存还是加速腐蚀试验,另一种常见的是点状基体腐蚀。大多数是由于浸漆、包装生产过程中的磕碰、熔洞过程中的“夹杂”(大多数为夹铁)、冲压过程中由于磕碰、划伤造成的“夹灰”,而在表面处理前未能发现修复的表面。因而点状锈蚀也是最难杜绝的一种腐蚀源。交变湿热试验中降温阶段的呼吸作用,对某些类型的样品来说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在试验方法中特别强调了降温速度和湿度的问题。交变湿热中较大的温度变化幅度、降温时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及高湿持续作用时间长,会加剧绝缘受潮。 

image.png